2021-03-22
對于QIIME 2云分析,我們悉心整理了各個分析模塊中的熱點分析內容,推出了“5分鐘小課堂系列”。此前已帶來了第1講(點擊查看),對物種組成分析和Alpha多樣性分析兩大模塊進行了解讀。今天我們將對Beta多樣性分析進行解讀,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微生物組測序分析的結果哦~
Beta多樣性分析主要用于比較各樣本中微生物群落整體結構的差異。通過QIIME 2云分析,我們共計算了4種常見的Beta多樣性距離,每種距離可用于Beta多樣性分析,但都有針對性的應用場景。對于這4種距離的介紹,可以參見“附錄 / 附表 / Beta多樣指數簡介”:
具體的分析內容,主要包括PCoA分析、NMDS分析、層次聚類分析和組間差異分析:
1、距離矩陣與PCoA分析
PCoA分析中即我們常見的主坐標分析,一般通過二維或三維散點圖來進行展示。圖中,每個點代表一個微生物群落樣本,不同樣本或分組用不同顏色/圖形表示,點與點在坐標軸上的投影距離越遠,則對應兩個群落樣本中的整體組成結構差異越大。同時,坐標軸括號中的百分比,代表了對應的坐標軸所能解釋的樣本差異數據(距離矩陣)的比例。
比如下圖中A組與B組的群落樣本,在PCoA1軸上的投影距離較遠,但在PCoA2軸上的投影距離很近,表明兩組群落樣本在第一軸的維度上具有較大差異,但在第二軸的維度上卻很相似;第一軸解釋了約22.2%的樣本間差異,而第二軸則解釋了約18.3%的樣本間差異。
當然,我們也可以通過QIIME 2專有的QZV文件,在網站中(https://view.qiime2.cn/)實現三維可視化展示(具體操作可參見:【派森諾基因云】一文讀懂QZV,一鍵玩轉3D-PCoA!點擊查看)。
2、NMDS分析
NMDS分析即非量度多維尺度分析,與PCoA相似,每個點代表一個群落樣本,不同樣本或分組用不同顏色/圖形表示。與PCoA不同的是,NMDS分析不用參考投影距離,而是直接通過樣本之間直線距離的遠近,衡量群落組成結構的差異大小。因此,可近似認為兩點之間的距離越近(遠),表明兩個樣本中微生物群落的整體組成結構差異越小(大)。
另外,圖片上方的Stress值表明分析結果的應力值,可用于衡量分析結果的可靠性。一般而言,當Stress值小于0.2時,NMDS分析的結果較可靠。
3、層次聚類分析
層次聚類分析由左右兩部分組成:左圖代表群落樣本的層次聚類樹圖,右圖代表物種組成的堆疊柱狀圖。
左圖中,樣本根據彼此之間的相似度聚類,樣本間的分支長度越短、聚類效果越好,則兩樣本的群落整體組成結構越相似;右圖默認顯示豐度排名前10(或分析時自定義的個數)的屬水平(或分析時自定義的分類水平)微生物組成,豐度越高,柱子長度越長。下圖示例中,A、B、C三組樣本分別聚類形成三個分枝,表明三組群落樣本的整體組成結構有明顯差異;同時,A組樣本中,A02和A05樣本,與組內其它樣本的整體組成結構有較大不同,形成了獨立的聚類分枝。而右圖的物種組成,則從優勢物種豐度分布的角度,進一步展現了上述的群落組成結構差異。
4、組間差異分析
組間差異分析用于比較組內差異與組間差異。具體而言,組內差異指的是指定分組內的群落樣本之間的距離大小,組間差異是指該分組內的群落樣本,與其余各分組的樣本間的距離大小。距離值通過箱線圖進行展示,以體現各組內/組間比較的差異大小。箱的上下端線代表上下四分位數(Interquartile range,IQR);箱中的橫線代表中位數;箱外延伸的上下觸須的邊緣,對應1.5倍的IQR范圍之內的極值(最大值和最小值);在觸須邊緣外部的點,表示離群的異常值。
圖形上方可以指定組內/組間比較所需參考的分組。圖中,第一個箱線圖代表組內差異,中位線越低、觸須越短,則表明組內差異越小、組內群落樣本的重復性越好。其余箱線圖則代表指定分組與其余各分組間的組間差異,中位線越高,表明組間差異越大(一般而言,一個理想的研究設計,應當是組內差異顯著小于組間差異的)。
同時,我們也提供組間兩兩差異比較的P值與Q值,P值或Q值小于0.05時,一般認為有統計學意義的顯著性。
以上就是今天給大家介紹的云分析結果解讀哦~一般而言,不同的分析手段獲得的結果,可能有所差異,因此還是建議大家可以多種方法都嘗試比較,選擇較為理想的分析結果進行展示。當然,分析結果和作圖效果的好壞,很大程度上還是取決于微生物群落本身的特性哦~
歡迎大家進入基因云嘗試使用,也可關注我們將上線的網絡直播系列課程,在線互動交流哦!